理科女一枚,对数学有着迷之热爱~
果妈 · 书
你好呀,我是果妈~
最近,80、90后的二年级家长们,吐槽的声音,着实有点大啊!
就在前几天,还有个家长崩溃地问:到底是“3X5还是5X3”?
一共有3个盘子,每个盘子里有5个桃子,一共有多少个桃子?
正确算式:5X3=15(个)
但是家长迷茫了:后面的乘数应该是个数,那一个盘子里是5个桃子啊,桃子也是个数啊?
嗯哼?
家长是被搞得稀里糊涂,孩子们也是各种蒙圈,各种错。
展开剩余80%即便开学已经有3个礼拜多了,即便孩子们学习乘法也已经有了一段时间,但是,老师反馈,还是有不少孩子会混淆乘数的正确位置。
因为吐槽的声音有点大,果妈想说三点,每一点都很重要。
关于“吐槽新教材”,真的不可取
如果要吐槽,自己小声吐槽就好。
但是,很多家长在吐槽的时候,将这种负面情绪也传递给了孩子。
家长都对教材不满意,那么孩子自然也会对学习非常不满意,觉得自己学不好不是自己的问题,而是教材的问题!
所以,不要吐槽,至少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吐槽!
无论是教材,还是作业,又或者是老师,这些和孩子学习息息相关的,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吐槽,不要给孩子太多的负面情绪,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和态度。
关于“乘数位置”,不是“空穴来风”
有些家长的感受,还是很明显的,因为刚教完老大,现在老二上二年级了,就不一样了!
这样的反差也会让家长有点难以适从。
也有很多家长说:我们小时候从来没有这么学过!
其实,真不能将话说得太满了。
因为确实也有家长回忆:自己也是这么学的,只不过要求没这么严格。
关于乘数位置,有些课本上的公式便是“量X份数”,只是,没有严格要求而已,所以现在忽然严格要求了,家长们难免有点不适应。
另外,家长们担心的另一个“乘法交换律”的问题,其实,也不是大事。
算式,有算式本身的意义,而乘法交换律之类的,不过是为了方便计算,和算式的意义并不冲突。
果妈还看到一个家长打了这样一个比方,很贴切:
工资8k一个月,干三个月,是两万四;
工资3k一个月,干八个月,也是两万四。
是不是很有道理?
所以,质疑之前,先尝试理解。这种,还是比较好理解的。
关于“区分乘数位置”,果妈的建议
最后,如何让孩子记住呢?
3个方法,家长们可以参考一下。
方法一:相同加数X个数
方法二:每份个数X份数
方法三:几个几相加交叉法写乘数
题型一:2+2+2+2+2+2=12
用方法一,相同加数是2,相同加数的个数是6,所以乘法算式是2X6
题型二:每人3朵花,5人一共多少朵?
用方法二,每份个数是3,份数是5,所以乘法算式是3X5
题型三:5个6相加
用方法三,交叉法,乘法算式是6X5(交叉法的核心还是方法一,5是相同加数的个数,6是相同加数)
区分好了之后,就是反复练。
最后,再说一个问题:孩子的练习和教材不对版,怎么办?
有些教辅资料更新不及时,可能和新教材不太一致,对个数、份数在后面没有要求,就不能做了?
不是的。
家长们要知道,重点应该是让孩子知道乘数的正确位置,知道“量X份数”这样的公式。
孩子记住了,就可以了。
遇到的一些没更新的教辅资料,除了选择题,其他的,都能做。即便教辅资料写的不对的,孩子自己也能分辨出来。
实在是担心孩子会混淆的,那就准备最新版的吧!
话题讨论:这个乘数位置的问题,你家孩子搞清楚了吗?
发布于:江苏省